在線觀看
云播
《歲月知娘恩》相關評論

Jc小ばか
看了《三體》那集。本質(zhì)上,這節(jié)目,包括所有環(huán)節(jié),整體就類似于小時候看的名著插圖簡化版。。。只不過現(xiàn)在媒介更豐富了而已,然而實際上服化道卻比預想粗糙太多(也許在綜藝里對比還算及格?不知道。) 也和插圖簡化版一樣:體驗遠遜于直接去看原著。至于這種形式對于沒看過的人而言,是會提前削弱閱讀原著的樂趣,還是真會引導更多人去讀好書,因人因目標群體而異吧。

我是一只魷魚??
看文人之間的惺惺相惜,蘇童和余華眼睛閃閃的回憶背史鐵生輾轉(zhuǎn)文學大會的描述真的很難不動情。最打動我的是葉兆文這段話:“我腦中從來沒有純文學的概念,純文學就是制造出來的詞。而文學其實本身就要求是通俗的,因為文學是面對大眾的東西,唐詩、宋詞、明清小說它都是俗的東西。所以你看古文最早它是看不起詩的,詞和詩比起來,詞就俗,那么詩余才是詞,詞余是元曲,元曲就更通俗了。我們現(xiàn)在給它地位,就是因為俗,文學開始有了地位。俗就意味著大眾,作為寫作者來說,你要有俗的精華,大雅就是俗。純文學就像酒精和糖精,你說我這個東西是純文學,那就相當于喝酒喝的是酒精,吃糖吃的是糖精,那是純,但那還有什么意思呢?文學是非常渾成的,天然的,這才叫文學?!蔽膶W是渾成的,因為揉雜了大小百姓無數(shù)故事,所以好的一定是震撼的。